但是只是讲座上的匆匆一面,想找到纪沉舟又谈何容易。沈枕戈只好两条线并抓,一条线抓沈枕戈,一条线抓纪沉舟。

    2013年年初,沈寒生的那条线上出现了很关键的证据。

    沈枕戈在前往枝川市检察院的时候参与一个案件进程的时候,刚好偶遇了正好回到检察院来找老同事叙叙旧的一位普通的检察院办公室公职人员。

    这位公职人员姓成,叫成海,今年66岁。与沈寒生是几面之缘的旧时。

    成海拉着沈枕戈回他家里取了个文件,然后两人在一家有私人包间的小茶馆里叙旧。

    茶香袅袅。

    成海直接将那份文件递给了沈枕戈,一边道:“这是你父亲很久以前写的举报信。寄到我们办公室里。我擅自拦截了。那会儿打印机还稀缺,这是我誊抄的复印件。原件和相关的一些调查证据我联系上你父亲后都还给你父亲了。”

    “你父亲作为警察却不能执法,想必是他们内部肯定也不愿意也不能管。所以我找过你父亲,希望他深思熟虑,这个举报送到我们检察院我拦截下来既是敬佩他高尚的品德和为民除害的天地良心,又是不想他遭来不好的祸患,所以才这么做的。”

    “你的父亲真的是一位为人民服务的好警察。他没有胆怯,也没有气馁,继续举报。他说,他手里是成千上万的失踪家庭的期望与未来。他还跟我说,他们和我女儿儿子一般大,我难以想象我的孩子也承受这些遭遇。我相信这些孩子的家长肯定也不愿意。”

    “他很明白我的意思,也知道我的用心。但是他不肯放弃,应该是重新去举报了。后来的事,哎——你应该也清楚了。”

    沈枕戈匆匆看完了举报信的全部内容。

    沈寒生当年就已经查到了那个沈枕戈后来被拐去的孤儿院,它就像是这见不得光的产业链里最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一所孤儿院更与当时的市ga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成为了其“□□”。举报信中甚至还提到了某位“大人物”。

    因而在尝试破案的过程中,沈寒生屡屡遭受内部的打压和排挤,并不断被增加办案压力,迫使他停止追查此案。因而他只能向检察院举报。

    而在屡次举报之后的沈寒生……却遭遇了“飞来横祸”。

    真相触目惊心。

    举报信中涉及到的“大人物”超出想象。

    那位叫做成海的老同志语重心长,但也是打从心里地说道:“你父亲一身正气,傲立在这个天地间,就像是定海神针。无论风起云涌还是惊涛骇浪,这个社会都能稳定有序地前进着。就是因为有你父亲这样的许许多多的定海神针,有如此纯洁的信仰,有如此坚定的决心,才让我们这些老百姓觉得总有最勇敢的人在守护着这个社会啊。”

    成海说到这段往事,最后泪光闪闪,哽咽道:“我这辈子最佩服的人就是你父亲了。还能见到你,看到你这么好的长大,长得和你父亲一样,我真的很欣慰。你们一家人都太正义了。”

    “有时候,我们总是把自己人想的太差劲,把别人想的太好,80年代多少人恨不得都不当中国人奔着西方去;有时候,我们总是自己人想的没那么好,把自己人又想的没那么坏,在遇到你父亲以前我都不敢相信还能有你父亲这么好的自己人,却也不敢相信会有坏到把你父亲害到这种下场的自己人。

    “整个人类总是在沾你父亲这样的人的光。”

    在得知父亲的死因没多久后,沈枕戈就尝试翻案。他找了当时的刑警大队长胡邑丰,想说服其翻案。没想到胡邑丰马上翻脸,随之而来就是“索贿受贿”的栽赃,并对沈枕戈进行了大量的秘密“搜证”,搜走了那一封誊抄的举报信,连同沈枕戈备份的影印件,相关的调查文件,为备份拍的全部照片等等,全部都被销毁。

    2013年,因为子虚乌有的“索贿受贿”,沈枕戈被逐出了市局。而在他被逐出去的前一天,他再一次见到了纪沉舟。

    在这之前他一直也在调查纪沉舟周臣的行踪,并在枝川大学那里一直明察暗访。还联系了一个毕业后在枝川大学任教的学弟帮忙。当天那位学弟打了电话告诉他情况。